您当前所在位置: 重庆国际信托 > 公司动态
以创新之笔,绘就转型新图景
2025.09.12

——信托业高质量发展的重信实践

 

 

 

【编者按】

从成功化解超70亿元风险资产,到牵头实施规模539亿元的企业重整服务信托;从传统非标融资业务有序压降,到标品信托快速成长——成立四十周年的重庆信托,以四轮驱动战略为舵,以风险处置为刃,以业务创新为帆,历经三年探索,走出一条特色鲜明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其转型实践,不仅为自身构建了新的增长极,也为信托行业深化转型、回归本源提供了具有示范意义的重信实践

 

 

98日早晨7点,北京资深投资人李先生如往常一样,点开重庆信托官方APP。在当前资产回报率普遍承压、优质资产稀缺、市场风险多发的环境下,他亟需构建风险分散、能有效对冲汇率波动的多元化资产组合。

重庆信托财富APP

 

早在几天前,李先生就已留意到誉睿4信托产品。略作斟酌后,他果断点击了认购确认键。配置一定比例的海外资产是当前环境下的理性选择,李先生表示,重庆信托为我们提供了专业、便捷的服务通道。

 

20246誉睿2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推出以来,越来越多投资者注意到,重庆信托的涉外投资产品线正迅速丰富。这不仅是产品体系的完善,更是重庆信托主动捕捉市场趋势、全面推进战略转型的一个缩影。

 

01 战略重构 单点突破四轮驱动

 

20233月,《关于规范信托公司信托业务分类的通知》(三分类新规)正式实施,为信托公司回归主业、聚焦本源奠定了制度基础;同年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强调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为行业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改革与创新,成为信托业转型发展的时代主题。

 

重庆信托

而重庆信托的布局则更早一步。2022年,在行业多数机构仍处观望时,公司便率先提出固收+投资+非标+资产经营四轮驱动战略,全面开启主动转型。

 

信托业在发展初期曾普遍倚重单点突破模式,相对集中于非标融资业务。该类业务虽在短期内推动规模快速扩张,但也导致业务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偏弱。一旦政策或市场出现调整,整体经营极易受到冲击。

 

“‘四轮驱动的核心,是推动公司摆脱对单一业务类型的依赖,通过多元化业务布局优化资产结构。这不仅有利于风险分散,也更契合监管政策导向与市场环境变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路径。重庆信托相关负责人说。

 

用益信托研究员帅国让认为,单点突破代表了以往相对粗放、高度集中的发展模式,而四轮驱动更体现出精细化、多元化的转型思路。两者对比,愈发凸显后者的前瞻性与现实价值。

 

四轮驱动战略为指引,重庆信托开始迈入转型深水区。

 

02 风险处置 以专业能力重塑价值

 

202312月的一天深夜,三亚某项目会议室灯火通明。重庆信托副总裁潘峰与开发商、施工方、并购方及银行机构代表已连续谈判数小时。压力极大,各方诉求不一,多次濒临破裂,潘峰回忆说。

 

多番拉锯后,重庆信托提出的并购投资+连带担保+贷款置换组合方案赢得认同。最终的结果是,重庆信托不仅实现本金全额收回,也为其他金融机构提供了足额的抵押资产;尤其是在某地产爆雷的情况下,还为投资者争取到约4.91%的平均绝对收益。

 

类似硬仗并不罕见。2023年以来,重庆信托累计化解风险资产超70亿元,涉及世茂、恒大、隆鑫等多个大型项目。每一个案例,皆如一场精密的外科手术,高度依赖专业能力和应变智慧。

 

隆鑫

 

在苏州恒大项目中,面对数十亿复杂债权与多方利益纠葛,重庆信托跳出传统清收思维,采取司法处置+资产隔离+价值再造策略——通过司法程序将债权转化成产权清晰的资产,同步清退违约占房、盘活闲置物业,新增可处置资产8500万元,勠力化解土地闲置产生的系列政策风险,最终实现项目平衡并化解风险。

 

此外,重庆信托还通过执行和解、销售回款、实物自愿转让等多种形式化解风险。仅2025年,就让700多名客户获益,涉及金额超过14亿元。

 

这些成果的取得,依托于重庆信托的主动管理精准施策多元协同风险处置体系,尤其突出早期识别、多方联动与定制化方案的设计与执行。风险化解犹如对弈,每一步都需审慎考量,既要果断出手,更要善于谋局。重庆信托相关负责人表示,关键在于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统一,充分回应各方核心诉求。

 

凭借专业的处置,不仅捍卫了投资者权益,更实现了风险资产的价值重塑。帅国让认为,重庆信托的风险处置质效领跑同行,为行业风险化解贡献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范例。

 

03 主业聚焦 瘦身增肌稳健布局并举

 

202412月,随着浙商证券并购国都证券获监管批准,重庆信托完成所持5.28%国都证券股权的交割。这是继出让三峡银行股权后,公司剥离非主业资产的又一重要举措。

 

这类决策并不轻松,上述重庆信托负责人坦言,相关资产质量优良、回报稳定。在信托行业回归本源的大背景下,我们必须集中资源,聚焦于最具竞争力的主业。

 

2022年起,重庆信托系统性评估旗下金融股权,确立了保留行业基础设施类投资,剥离非核心金融资产瘦身增肌整体思路——对中国信托业保障基金、中国信托登记有限责任公司等具有战略价值的股权予以保留;而对三峡银行、国都证券等非核心金融股权投资,则有序退出。

 

回收资金被重点投入于公司核心业务:一方面增强风险抵御能力,另一方面持续加码资产管理信托、资产服务信托等创新板块。以资本市场投资为例,早在2020年,重庆信托便组建起了跨投行、投资与信托的复合型团队,构建起三期协同的业务体系:长期战略上,聚焦股权投资与S基金业务,拓展资产多元配置路径;中期策略上,把握北交所设立等机遇,发行多只战略配售信托,支持科技企业融资与重整投资;短期服务上,围绕上市公司股东需求,提供质押、转让、并购、定增等综合金融工具。

 

2025 8 月,中国大陆第一、全球排名第六的 12 英寸硅片厂商西安奕斯伟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IPO过会,成为科八条颁布以来,首家受理的科创板未盈利企业。而早在一年前,重庆信托就通过重组型S基金参与投资了奕斯伟材料。

 

西安奕斯伟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与此同时,面对退出渠道不断收窄,重庆信托则进一步强化了退出的精细化管理。以凯盛新材项目为例,公司与基金管理人协同制定减持策略,通过深入调研择机操作,成功减持所持股票的70%,减持均价较当年最低股价高出53%,让投资者获得了良好回报。

 

主动剥离非核心股权,增强在资本市场、创新板块的专业能力,实现减法加法并举。这不仅优化了资产结构,也提升了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上述重庆信托负责人强调,“‘瘦身不是终点,增肌才是关键。信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最终要体现在主业的专业优势上。

 

04 破产重整 被动管理价值再造

 

2025年夏天,重庆大渡口的一处名为璟湖壹号公馆的楼盘引发市场关注。而两年前,该地块还是一片烂尾工地。

 

转变源自重庆信托的深度介入。作为锦天置业重整执行方,公司斥资4亿元实施债权清理、产品重塑,将原定位欠佳的大户型调整为契合刚需的中小户型,并完善配套设施,重新激发市场活力。

 

璟湖壹号公馆

 

重庆信托资本市场业务总监王惠云表示,我们做的不是简单的事务管理,而是主动的价值发现和再造。在王惠云看来,得益于投资价格的大幅折价和基本面改善带来的估值修复,重整投资业务普遍具备可观收益与较高安全边际,属于优质的特殊机会投资类别。

 

2021年起,重庆信托就开始布局重整投资市场,打造煜泰系列产品线,参与融发核电、奥瑞德等多个项目并成功退出。2024年,在全市场仅11家上市公司重整计划获批的背景下,重庆信托成功中标5家,投资规模与质量均处于市场前列。

 

在破产重整领域,目前重庆信托已形成法律保障+专业运作+市场导向的成熟模式,典型案例包括:

 

新光控股重整案:重庆信托担任受托人,设立规模539亿元的服务信托,创新设计财产权信托+运营服务架构,实现债务清偿的同时,通过引入专业资产管理人提升资产价值,显著提高清偿率。该案例在2024第三届国际信托法前沿研讨会上被多位学者誉为破产服务信托领域的创新实践

 

新光圆成

 

金科股份重整案:作为重庆最大民企重整的重要参与方,公司助力推进1470亿元债务重组,该案不仅关乎企业重生,更对稳定区域房地产信心、优化营商环境具有标志性意义。

 

金科集团

 

以专业研判、精细运营和全程风控为核心能力,重庆信托通过组建特殊资产管理部等专业团队,系统构建法律、税务、资产运营等综合能力,实现从盘活资产价值再造的跨越,被业内誉为破产重整专家

 

05 出海远航 国际化布局迈出关键步伐

 

随着境内城投政策收紧,城投平台出海发债持续升温。据Wind数据统计,2024年城投美元债发行128只,规模合计185.18亿美元,同比增长129.69%;城投离岸人民币债券(点心债)发行215只,规模1117.55亿元,同比增长44.9%

 

与此同时,在利率、汇率与流动性环境多重因素影响下,市场对兼具稳健收益与创新能力的资产管理机构的需求日益增长。

 

重庆信托副总裁秦晓倩敏锐捕捉这一趋势,牵头组建核心团队,构建多元资产配置+数字化支撑+国际化延伸为特色的业务体系,坚定推进城投境外人民币债券策略,积极争取出境额度,加强左侧布局。2024年,重庆信托累计获得出境额度近1亿美元。

 


小贴士:什么是左侧布局?

在资本市场中,左侧布局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投资策略。

左侧布局指的是投资者在资产价格下跌或者尚未明显上涨之前,就提前进行买入布局的策略。其核心逻辑是逆向交易思维,即认为市场存在过度反应的情况,当资产价格因市场恐慌等因素而低于其内在价值时,便是买入的时机,投资者押注未来价格会反转上涨,从而获得丰厚的回报。

 

 

随着境外城投债利好政策频出,我们的投资逻辑也得到了验证,优质资产稀缺性也将进一步凸显。秦晓倩表示,“2025年,公司将在安全可控前提下,积极争取更多额度,配置具有较高性价比的境外城投债资产。

 

此外,重庆信托还创新运用QDLP工具,成功落地首单家族信托与QDLP合作的服务信托;积极布局和搭建QDII产品体系,将其打造成主力主动管理类产品。

 

06 转型启示 回归本源,方能行稳致远

 

在中国金融体系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信托行业正经历从规模导向到质量导向、从融资平台到受托服务的深刻转型。这一过程,不仅是行业寻求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微观映照。

 

重庆信托的转型实践,为行业提供了系统性、可借鉴的发展经验:回归本源,方能行稳致远。用益信托研究员帅国让评价道,重庆信托成功实践的关键在于:战略层面具备前瞻视野,能力层面构建专业壁垒,经营层面坚持创新驱动,资源层面聚焦主业布局。

 

其中,战略前瞻是转型成功的重要基础。早在行业整体转型尚未全面启动时,重庆信托即敏锐洞察趋势并率先布局,从而在竞争中抢占先机;聚焦主业是高效转型的根本路径。通过剥离非核心资产、整合资源深耕主业,重庆信托实现瘦身增肌,不断提升其在资产管理、资产经营和服务信托领域的专业优势;专业能力是稳健转型的坚实支撑。无论是在风险处置、资产管理,还是服务信托领域,公司均注重专业化团队建设、标准化流程打造与科技应用赋能,持续提升服务效能与核心竞争力;创新是持续转型的内在动力。公司在业务模式、产品设计、跨境服务、数字化运用等领域持续创新,有效响应客户多元需求,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家族信托

 

转型绝非简单的业务调整,而是一场深刻的自我革命。重庆信托董事长翁振杰表示,随着三分类新规持续深化和金融五篇大文章扎实推进,信托业将迎来更加清晰和优化的发展环境。重庆信托将以更开放的心态、更创新的精神、更专业的能力,在服务实体经济、助力人民美好生活的进程中,勠力实现高质量持续发展,为推动中国信托业转型贡献力量。

推荐新闻